返回第124章 (2/4页)  白鹭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歼,南北至少二十年内不会有大战了。经此一役,谢氏必当无可避免地被捧上神坛,如何平衡战后各家关系,却是个难题。

消息很快传至台城,南齐上下喜出望外,朝廷授谢珩为太保、赐爵庐陵郡公,晋谢沂为前将军,赐爵东兴县侯,钱百万、彩千匹。前线一干将领也各自皆有封赏。

桓泌又上疏请求北征,请谢珩都督扬、江、荆、司、豫、等共十五州军事,加假黄钺,谢珩推辞不受,反倒举荐了桓时为征北都督,在殿堂上极力宣扬了桓氏牵制北燕之功。对此,桓泌自然是全盘收了。

封赏到达乌衣巷谢宅的时候桓微才晓得丈夫打了胜仗,婆母姑嫂俱都欢喜,她却怔怔的,被婆母轻轻碰了碰肘弯才反应过来,领旨谢恩。

“咱们瑍儿可真是命好,还在襁褓中就有爵位等着继承了。”

待使者去后,抱着瑍儿的刘氏忽然笑道。王氏正拉着谢檀,神色微变,下意识看向了娣妇,桓微也是一愣,不明白婆母因何出此言。

院中原本欢喜的气氛突然一滞,襁褓中的小婴儿似也感知到,停了笑声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懵懂地张望,忽地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王氏忙道:“快把瑍儿抱进去,别是受了凉。”

刘氏也很快回过神,忙轻轻摇着他,又取了随身携带的拨浪鼓逗弄起小孙子,一边摇一边哄:“瑍儿乖,不哭不哭,要祖母抱好不好?”

“呜~”

谢瑍却扭了扭胖乎乎圆滚滚的身子,将脸转向母亲,软软糯糯的一声。桓微道:“我来吧。”顺势接回了儿子。

重回母亲怀抱,小家伙立刻破涕为笑,鼻涕泡也应声而裂。桓微抱着儿子,心思却渐渐飘远。她自怀孕以来到出月子婆母长嫂忙上忙下照顾得面面俱到,她如何不知婆母并无恶意,只是心中仍有些不舒服,便也未发一语。兼之又思念丈夫,眼中一酸,近乎掉下泪来,只得借口儿子饿了回去了。

琅嬛堂里,待她抱了孩子去后,王氏便忍不住道:“阿母何必在娣妇面前说那些,。”

刘氏努努嘴:“我不过是心疼大郎罢了。”

做娘的,虽然惯常心疼小儿子些,但都是自己身上掉的肉哪有不疼的。如今小儿子眼见得青云直上,想起远仕永嘉郡、还是长史的大儿子便有些不是滋味。

听她提起远在永嘉郡多年不得晋用的丈夫,王氏神色也是一黯,又很快盈起笑来反倒安慰她:“小郎即见用,何尝不会照顾家中。且小郎素来是敬重他大哥、疼爱阿狸的,阿母又何必担心这许多。倒惹得娣妇多心了。”

刘氏便叹口气:“这话说得是不大妥,好像我求着阿羯照顾阿狸似的。但愿新妇子不会多想。”

桓微的确是没工夫多想,儿子饿了,她正忙着给儿子喂乳。她身子纤纤弱弱的根本产不出乳,府中备下的几个奶娘倒是乳汁充足,但一向乖巧的孩子却并不乐意吃,每日里只好盛在碗里单独喂给儿子喝,极是疲惫。

一切忙完后,她自己也累得满头大汗了,看着襁褓中满足地打着奶嗝的儿子倒也生出几分慰藉,莫名地,又想起他的父亲来,便很突兀地落了泪。

今日朝廷来送赏赐,阖家俱欢喜,独她心中不是滋味。父亲既请命北征,郎君短时间内势必是不会回来和她相守了。纵使知晓这是家国大事亦是他的信仰,可寒夜里孤枕难眠,边地一封书信也无,又怎能不怨呢。

她很想他,很想很想。

孕中以来,古诗书里那些写思妇之愁的诗几乎过目成诵,觉得每一句都像极了自己的心境。看月亮时,月亮是他,看花时,花也似他……桓微自嘲一笑,拿帕子拭了眼角的泪,也埋怨自己,不过是丈夫没回来,倒成了个怨妇了。

已是孟冬,窗外霰雪飘零,覆在打了花苞的梅枝上薄薄的一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