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下匆匆走过,见他身后没人跟着,三哥下楼,在阿泉身后远远尾随,行到僻静处,三哥紧走几步,来到阿泉身旁,道:“阿泉,近来可好。”
阿泉看看三哥,问:“你是谁?”
三哥悄声道:“请保持镇静,不惊不乍,往前走,行么?”
都是在道上混的人,阿泉悄声道:“好。”
三哥道:“我是柳三哥。”
阿泉一愣,即刻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瞧也不瞧三哥一眼,笑了笑,往前走,像两个熟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着。
阿泉道:“好大胆,水道的人都在找你,却自己送货上门来了。”
三哥道:“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我要查明冤案真相。”
阿泉道:“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三哥道:“找个地儿。”
阿泉沉吟道:“往东二里许,有条小河,叫‘大濠’,大濠上有座木桥,叫濠东桥,周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芦苇丛里有两间废弃的茅庐,我先过去,你过半个时辰再来,行不?”
三哥一怔,面有难色,阿泉道:“阿泉虽穷,决不会出卖恩公,信我就去,不信就拉倒。”
“信。”三哥点个头,随即拐入街旁小巷,像是两个熟人碰上,搭讪两句,之后,各找各的爹,各回各的家。
半个时辰后,三哥来到濠东桥上,那是座破桥,桥栏朽坏,桥上木板豁口,从豁缝里,能见到哗哗流淌的河水,大濠发源于西山,时宽时窄,濠水湍急清澈,向北蜿蜒,流入长江,夕阳下,远处濠上,有星星点点几艘渔船,大濠两岸芦苇丛生,芦花在风中如雪浪般起伏荡漾,秋风飒飒,北雁南归,四外无人,凄怆幽静,真所谓“满目凄凉异乡景,悲催最是晚来风”,三哥触景生情,念及家人,不免有几分伤感。
正东张西望,找寻桥畔茅庐之际,忽见不远处,芦花丛中冒出个人头来,戴着顶草帽,定睛一瞅,正是阿泉,向他挥手示意呢,三哥三脚并作两步,走下木桥,钻进芦苇丛中,走近了,才见芦苇丛中有两间低矮的茅庐,阿泉手中拿着根釣杆,像是来濠上钓鱼的模样,将三哥引进茅庐内。
茅庐破败,一无长物,有几张破椅子,款式各异,一看便知,是从街上捡来的,人坐上去,吱嘎作响,像是随时要塌的样子,两人落座,阿泉道:“当心,三哥,这椅子说塌就塌。”
三哥坐着,用屁股墩了墩,椅子吱嘎乱响,却也不塌,道:“没事。”
阿泉问:“你找南不倒来了?”
“是。”
阿泉道:“听说,南不倒跑了。”
三哥问:“在香兰客栈,龙长江带人追杀南不倒,你去了没?”
阿泉道:“没,我是皮外卵子,没资格去,听阿七说,明明有人见南不倒进了香兰客栈,客栈周围布下了好几道密探,也没见着有人出来,三更,龙长江带众人冲进客栈,却硬是没找着一个人,哈,南不倒真神了。”
三哥道:“行,跑了就好,这事先不提了。”
三哥看看茅庐内外,又道:“阿泉,你找的这地儿真不赖。”
阿泉道:“是嘛,这儿少有人来,原先住着个老渔夫,孤老,靠打鱼为生,穷得叮当响,老渔夫死后,这茅庐就废了。我想,在这儿见面,比较安全。”
“你常来大濠?”
阿泉道:“常来,我喜欢钓鱼,大濠里的鱼还真不少,钓鱼的味道,比吃鱼好,会上瘾,为此,水道的朋友,戏称我为‘大濠阿泉’。”
三哥笑道:“是嘛,大濠阿泉想得真周全,扮成个钓客,又适逢傍晚鱼咬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