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2/4页)  白鹭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如今朝廷拜他为征讨都督,总统征北军事,他是可以拒绝对方再向朝廷汇报的。谢沂淡淡一笑,抚了抚案头的环首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孙子眼里的用兵的最高境界。小薛焉知我不能不战而胜?”

慕容绍在等,在等他的军队集结,他也在等,等代公和凉公履行约定。眼下对方帝君新丧,本就人心不稳,若此时再爆出后方遭人袭击的消息来,北方各州必定蜂拥而起,天下争叛。

慕容延之死,真乃天助他也!

羽檄再次飞赴建康,群臣愕然无应,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为在齐的吴王慕容衎及北燕将领制作了丧服,送他们渡江返回长安。

临行之日,慕容衎素服轻裘,登了亦是素花白绫作饰的画舫,和前来送行的南齐四方馆官员作别,踽踽往北。

船中哭声一片,慕容衎神色却还镇定,他对这个不曾履行过父亲义务的父皇并无太多感情,此时也只是神色淡漠,平静地望着迷雾重重未知前路的江面。

此时已是岁暮,建康天气严寒,湖面上起了厚重的白雾,难辨方向。江面上不知谁家渔女一苇横江,清甜飘渺的歌声被涌动的水纹雾凇送来,正是南国一曲缠绵悱恻的《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朦朦的白雾之中,他似又看见那个雪肤花脸、纤纤袅袅的女孩子捧着竹简同他道:“我教你《子衿》,你也教我一首北地的歌好么?”

她一张红透了的小脸儿藏在书后,只露了鸦雏色的双螺和小鹿般慧黠清灵的眼睛。那双眼,是他此生见过的最清澈的东西,让人只一眼就沉溺于中。

可惜此生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朔风鼓白帆,好风好水送了北燕的丧船过江。白日东出,慵懒地照下万物。

城南乌衣巷中,桓微正在房中给摇篮中的儿子诵读诗篇,自她怀孕起,到儿子出身,几乎是每日必修之事。青黄竹简摊在她膝头,她轻摇着儿子的摇篮方诵完一首,恍惚听见窗外枝头有春燕啁啁鸣叫,便莫名想起某个曾和她说过燕子是他家族徽的少年来。

从前没有多想,如今想来,燕子正是慕容鲜卑的图腾,连国号都取了“燕”字。他对她,也不全然只有假话的。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非王侯之家,又怎么敢以这个字为名呢?可笑她当年一味沉溺于情爱之中,竟会相信。

她苦笑一哂,收回神思,眸光漫然一扫,却恰是翻到那首《子衿》了。于是略愣了一愣,颊边如杏红初绽,微微一烫。

才要翻过,那些刻意遗忘的过往都如突然推开窗棂的寒风极强势地侵袭上来,心口如在雪水中冰凌凌浸着,竟惶惶不知外物。这时,摇篮中的瑍儿突然大哭起来,她忙回过神,手忙脚乱地起身关紧窗子,又俯身哄他:“瑍儿乖,阿母在的,不冷了啊……”

那原先瘫在膝头的竹简啪嗒掉在地上,凌乱不堪,等再捡起来时她已然忘了原先诵至何处,索性把竹简搁了,专心致志地哄起儿子。又想起一事来,问听见响动进来服侍的采蓝:“郎君已经走了二十天了吧,寿春方向可有回信?”

“郎君的信不是才回来吗?”

寄养在三娘子处的团团生产了,采蓝才从鹿鸣苑里回来,额上一层细细的汗。她还以为女郎问的是有关三郎君婚事的回信,应道:“奴听说太夫人已收到了,料想过几日府中就当来提亲。”

又把猫儿生产的事很高兴地报了:“团团这回生了三只呢!都是雪猫蓝眼睛,连只有花的都没有……真可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