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妻女都在的场合,为了妻女安危,麦冬哪能真会睡过去的?
一直处于假寐状态,像之前女儿找李恒去卫生间的对话,他就听得一清二楚。
麦穗问:「跑了大半个中国,路上应该吃了不少苦头吧?」
李恒道:「那肯定得吃苦啊,西北的沙漠,西南的山路,三峡和洞庭湖是水路,东南的饮食,哎哟,别提了,一路不适应,一路克制,原本高三下学期好不容长上去的肉,又哗哗掉了5斤,回到家我老妈子看得可心疼了。」
麦穗认真端详一会他,点点头:「确实比高考前瘦了些,不过眼睛更精神了,气质也更儒雅了,到大学肯定会挺招人的。」
提到招人,李恒瞬间想到招呼都不打就走了的肖涵,顿时气泄。
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麦穗问:「怎麽了?心疼变瘦了,还是为肖涵和宋妤苦恼?」
「啊?」李恒抬起头。
麦穗诡笑道:「你竟然没和肖涵一起去学校,说真心话,我挺意外。」
李恒沉思半会,问:「猜测?」
麦穗点头又摇头:「以前我是没往这方面想,现在得知你和肖涵的某种关系后,很多细节经不起推究。」
真是聪明啊!和宋妤一样敏锐,简单汇总几个关键信息,就揣摩出了自己和肖涵不清不楚的关系。
李恒没承认,也没否认。
没承认是,因为眼前这姑娘是铁定站宋妤那边的,两女关系极好。
没否认是,他不想去侮辱人的智商。
看到李恒陷入沉默,麦穗再次换个话题,问:「你爸爸身体好些了没?」
李恒说:「贴膏药后,好些了,目前正在持续治疗中。」
麦穗问:「那还要去京城吗?」
「嗯。」
李恒嗯一声,道:「性命攸关,得去。」
麦穗嘴唇张了张,没想到李恒父亲的病会这麽严重,然后暗暗替宋妤惋惜,如果去京城,那陈子衿肯定会得大分。
两人一路聊着,旅途似乎快了很多,等到过完赣省后,天已大亮,其他人也相继醒了,两人则各自回床铺睡了一觉。
有人替守,加之困乏,这一觉睡得很沉,等李恒再次睁开眼时,火车刚从杭州站驶出来不久。
与睡前相比,车厢过道上多了一老一少两张陌生面孔,似乎是隔壁卧铺车厢的。
此时老面孔手持一本新鲜出炉的《收获》杂志,背靠列车墙壁,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
有一次,新面孔拿出两个剥好的煮鸡蛋,递给老面孔说:
「老校长,用这个对付下肚子吧,车上的晚餐还要会才能出来。」
老校长不为所动,沉声道:「还不饿,你自己吃。」
新面孔探头打眼《收获》杂志,禁不住说:「这《文化苦旅》有这麽好看麽,中饭您因为它耽误了,现在还不吃点,别把老胃病给勾出来。」
老校长目不斜视,不满道:「别出声,快看完了。」
话说8月9号廖主编兴高采烈回到沪市后,就第一时间去了巴老爷子家,把这次出门的稿子呈现给对方。
巴老爷子看完后久久无言,爱不释手地摸着稿件,只问了一句话:「后面那35篇有说什麽时候写完?」
廖主编说:「李恒说会持续写到11月份,11月份完结。」
巴老爷子低头继续摸索文稿,没吭声。
廖主编补充一句:「我观李恒这次准备很充分,也非常有信心,不会出么蛾子。」
听罢,巴老爷子这才把文稿放书桌上,感慨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果然没看错人。
这李恒啊,心怀大才,回去调一下档期,把《文化苦旅》发出来。」
本来呢,《收获》杂志八月份这期早已排满了,但就因为这句话,廖主编回社里后,撤掉了2篇有分量的作品,把最好的位置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