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老罗头,让他来做这事,说明他已经不需要亲自干了……这事做大了,就是不一样啊!
“也说不定人家是想当甩手掌柜了呢?”和他在一起的小年轻分析着。
“你说他懒?不见得。我觉得他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顾不上这个了。”
其实李龙两者都有。他要赶着回去,把附近的院子打问一下,同时也把一批做好的肉干,拿去寄走。
黄磊和赵辉对他知根知底,所以很相信他,都是先把钱汇过来,然后让他寄走肉干。
寄肉干轻车熟路,找房子李龙也没像想像的一家家去问。
县里公房管理的有专门的房管所,他直接去问房管所自家附近有没有挂牌出售的院子,人家就给他点了三处。
李龙在县里大小也是个人物了,房管所那边自然没必要刁难,相反,还挺客气的。
有一处院子已经接近东面的实验站,李龙直接给过了,另外两处他要实地看看。
房管所的人也挺信任他,因为没有多余的工作人员,加上那两处院子收房的时候是检查过的,人家干脆就把院子门钥匙交给他,让他去看。
李龙先去看的是距离自家大院子就隔了两家的一处。
也是个挺大的院子,和李龙的这个看着年代相仿,比他的这个小点儿,一进,四合,但前面是院墙,没盖倒座房。
和李龙的院子一样,开门就是路,只不过这个院子里面一半开辟成了菜地,空地比较少。
主要的房子就是北面四间正屋和西面的五间厢房——做厨房和杂物库用。
东面也是院墙,没房子,院墙下面的就是菜地,东南角是个旱厕。
屋子半新不旧的,但收拾一下就能住进来,主要是厨房那边屋子不少,改造一下,做肉干、晒晾肉干都行。
因为院子面积不小,现在的价格在一千一百块钱。
李龙觉得是可以谈谈的。
另外一个院子要小一些,但年代相对比较新。
看砖房样式,盖的时间应该不超过十年……甚至有可能是改开那一两年盖的。
用的材料很扎实,院子的样式就是最普通的,北面四间房子,东西南都没有房。院子里的空间倒是挺大,是可以加盖的,但不是现成的。
如果要用的话,就只能直接用北面的正房来做厨房,这个有点浪费。
按房管所的人的说法,这院子是人家家里长辈得了通知后有了一笔钱,从农村搬回到县里,就盖了这么个房子。
结果没住两年,家里长辈重新起用,到了乌城,那边给分了楼房,这院子就空下了。
房管所把房子收了回来,重新发卖。
李龙心说这样也挺不错啊。
这个院子住着挺好,看着挺新,也不贵,八百块钱。
但一来面积小点,二来距离远,三来需要重新加盖,李龙想想算了,直接就要那个旧点的大院子吧。
然后就买了下来。
办好手续,回到自家大院子,余两三天把剩下的肉干寄完,李龙就和杨大姐说了到那边做肉干的事情。
杨大姐现在已经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然是乐意专门有个院子去做。
李龙也是这个意思,毕竟食品卫生许可证办了,那必然是要有专门的地方挂牌的,他还要去把门牌给做了,挂上。
那个院子要进行一些改造,李龙去人才市场找了几个砖瓦匠交给杨大姐让她折腾去了。
在县城西面,快要出城的三岔路口有个人才市场——其实就是打零工的集散地。这里有不少从口里过来的,他们就是直接拎个带工具的包,等着有人雇佣他们。
现在是这样的零工,再过一些年,这里就是拾打短工的集散地了。
而李龙把人接到之后,心想着如果李俊山看到这些人的话,应该会有更多的感慨吧?
他把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