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了网,但从渠里弄了七八公斤大大小小的鱼,倒是挺不错。
“这海子里的鱼太单一了,要是老家,像这样的洪水过了,那咋也得有一些虾、蚌壳子、蜗螺牛啥的。”
李青侠说的蜗螺牛就是田螺,老家河里有,无论洪水过不过,想逮的话都比较容易。
北疆这边眼下还没这些东西,或者说至少小海子里是没这些东西的。再过几年,养鱼的多了,从口里弄鱼苗进来,到时会带一些虾、田螺什么的。
甚至于现在李龙在北疆都没见过青蛙,只有癞蛤蟆,叫声他能听出来,不一样。差不多十年后吧,在渠里见到过第一只青蛙,还是杂交的,身上有癞蛤蟆一样的疙瘩,不过不明显,主要是背上三道绿线比较清晰。
另外就是这里的癞蛤蟆不会跳,青蛙会跳,这是能分辨出来的主要特征。
至于虾,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而螃蟹这玩意儿,得再过十年,新世纪初才会在大海子里出现,有人养的。
其实李龙想着如果能让赵辉或者黄磊从口里弄一些虾苗、螃蟹苗什么的带过来也行,只不过现在从口里过来不像后世,过来至少得好几天,这好几天过来,那些苗子,估计都死差不多了吧?
也只是想想。
“想那么多干啥?那老家能有这狗鱼?”杜春芳对这边满意极了,老家啥啥她现在都看不惯,“那水一发,全村都得去守坝,说不定就把村给淹了……”
“这里不也淹了嘛。”李青侠不以为意,甚至于不认为这是拌嘴,“就是老家要有这么些鱼,可轮不着咱们。这里不一样,我看就没几个人逮……那渠里的小鱼还多着哩,我都不稀得捡。”
行吧,老李头现在也是阔起来了,鱼都挑着大的来。
李龙中午在这里又正大光明的蹭了一顿午饭,然后提着开剥好的鱼回家去了。
回去的时候,看到有学生提前放学,又或者是根本就没去上学,裤腿挽在膝盖上面,提着一个不大的洗衣粉袋子,就在苇沟里趟着,时不时的弯下腰,从苇叶子上捡一条鲫鱼放进袋子里。
那些鲫鱼初一看跟死了一样,伸手拿的时候,鲫鱼就跳一下——实在是没力气了。
任人宰割的模样。
偶尔还能看到有孩子趟水的时候就碰到了有大鱼在苇叶子下面躲着,然后突然窜起来,能把小孩子吓一跳,随后就是惊喜,冲着往鱼的方向追去。
有可能会被苇茬子划伤,但只要能把鱼逮着,哪怕腿上受伤流血,也顾不上了。
李龙就看到有个孩子抱着两三公斤的大白鲢,兴奋的和他的同伴炫耀着。
没两天,黄磊和赵辉再次打来电话,肉干已经卖完了,让他赶紧再制一批。
李龙心想着怎么搞?
老马号里,自己存了一年的冬羔子,现在就剩下十几只,这是备用着这一年吃肉用的,不能再宰了。
哈里木他们那里倒是可以再搞一批,但眼下才开春,李龙不想再去搞他们的牛羊。今年哈里木他们的草料够,牛羊的膘没落下,这一开春,想来应该有人过去买牛羊,得让哈里木他们赚一些。
给自己的牛羊价格比较低,李龙不想再占他们的便宜。
所以他想着,那就去玛河边上的牲畜批发市场吧,这头一回洪水已经退了,那牲畜批发市场应该能开起来吧?
不过这回回都是自己在搞牛羊,李龙觉得不是长久的事情。
他把收购站交给顾博远,把七十五拖拉机交给大哥和孟海,又怂恿着陈红军在北庭开个收购站,实际上就是想偷懒。
本身搞这个牛羊肉干也只是一时的兴趣,谁能想到竟然做成一个事业了呢?
总不能把自己一直拴着搞这个牛羊吧?
李龙想着是不是找个人专门给自己批发牛羊肉,这样的话,自己这边只管着生产的质量和销售就行了。
定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