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我交的最多,超过任务数的,学校就给我们称了算钱。”
这就是勤工俭学钱的来历。以李娟这样的水平,以后上高中要去农户家里拾的时候,同样能赚到钱——高中学生每个人的拾任务是三十公斤左右,上下浮动。李娟一天至少能捡六七十公斤吧,多的就按学校的价格给学生钱——当然这个价格比市价低。
为避免有人看错,这里解释一下,是拾的任务,不是卖,就是手工费。
李龙看着李娟,老怀大慰,侄女侄子长大了,懂事了啊。
“小叔,我们勤工检学不给发钱,只让交够任务的,多的学校就收了。等我上了初中,到时我赚了钱也给明明昊昊买东西!”李强信誓旦旦的说着。
“嘿,我相信。”李龙笑了。
某首歌里唱的,付出总要有回报,要做就做最好,嗯嗯嗯。
这也算李龙付出的另外一种回报吧。
因为还要回家,李娟李强两个没在院子里呆多久就要回去,李龙让他们两个把自行车放在拖拉机上,自己开着拖拉机把两个人送回去。
顾晓霞和顾博远两个正好下班,也支持李龙的决定,这时候天已经晚了,两个孩子骑车回去是有些让人担心的。
如果不是自行车放不下,李龙觉得吉普车更快一些。
“放心,回去后我给你爸妈解释,你们两个没做错啥。”李龙知道李娟李强两个担心回去的事情,一边开着拖拉机一边给解释着。
两个孩子这才放下心来。
拖拉机开回李家,李建国夫妻两个也在急着,看着李娟李强都在拖拉机上,这才放下心来。
李龙主动给大哥大嫂解释了两个孩子回来晚的原因,好好把他们夸了一下。
“嘿,行呢,能想到弟弟妹妹,真不错。”李龙感慨着,“以后就这样的关系,我就放心了。”
“那也是你以前对他们两个好,”梁月梅笑着说道,“她们才能第一次赚钱的时候就想起来给弟弟们买东西。”
李龙回到县里天已经黑了。屋子里,已经把明明昊昊哄睡着的顾晓霞也感慨着说:“娟和强强两个真不错!能想起来能明明昊昊买东西——这样当哥当姐的,咱以后得对他们好些。”
“明年娟就该到县里上高中了,到时住校的。”李龙想着说,“到时时不时的把人接过来到家里吃点好的。”
“也对,后面日子还长。”顾晓霞笑着,她就喜欢家里这种氛围,你对别人好,别人记着也会对你好。
第二天顾晓霞去上班,李龙早上去了一趟收购站,看没什么事情,就回来带孩子,然后让杨大姐去收拾她前面的小院子。
“那小院子一段时间没住,明年明明昊昊该上托儿所,到时你们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李龙说道,“抽空把院子里面收拾一下,菜地里面剩下的那些东西也该收拾一下了。”
杨大姐倒是挺乐意的,毕竟在她的眼里,那里算是自己和韩芳真正的家。不过她还是有些犹豫,问李龙:
“那收拾起来一阵子可能弄不完……”
“没事,啥时候弄完啥时候算,”李龙笑笑,“家里有我哩,做个饭带个娃娃还是没问题的。你那边收拾着,中午回来吃个饭,下午继续干。”
“这个……”杨大姐有些迟疑,倒不是说不相信李龙的手艺,实际上这两年李龙偶尔会做一两道菜,但做出来的水平她还是很佩服的。
只是自己还拿着工资呢,这样好不好呢?
“就当给你放个假了。”李龙笑着说,“总不能天天上班吧,那国家干部上班还有个星期天哩。”
“那行,那我去前院干活去了。”杨大姐想着前院子那些已经枯菜的死,还有屋子也有一段时间没进门收拾了,快到冬天,架炉子需要的煤虽然拉回来了,但还得其他的东西一起才好。
杨大姐骑着自行车去了前院,李龙则带着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