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总之会在这个冬天出门主动做挣钱的事情。
人们的思想果然是不断在进步。其实如果没有李龙这几年的潜移默化,四小队乃至绝大部分农民,都是会在冬在窝在家里休养生息,不怎么出门。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主动出门赚钱,这的确是个好事情。
“那就走吧。”李龙把手推车推着准备放回去。
“先不走,先帮你把这院子里的雪清干净。”陶大强几个人已经跳下了车,“队里我们各家院子里的雪已经清完了,你看你这个院子大,那雪还得清一两天的吧。”
都是棒劳力,一个多小时,就把李龙前院的雪给拉着倒了出去,前院整个变得干干净净。他们还要把后院的雪也清了,李龙给拦住了,说后院不用管,反正人也不怎么过去,最多也就铲条路出来。
看距离吃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李龙便对杨大姐说中午不用管他,他带着大哥他们在外面吃。
人多,杨大姐还要带着两个孩子,做饭做不过来,还不如在外面方便一些。
拖拉机还放在李家门口,李龙发动着吉普车带着大家过去,当然吉普车真实是坐不了这么多人的,但是吉普车里终究是比拖拉机要暖和一些,这时候交警也不拦,开慢一点,挤一挤就过去了。
到了新华书店,和李龙所想的一样,这里竟然没有什么人。书店二层楼,没院子,楼外面的空地上还有扫过雪的痕迹——推雪板没把雪清干净,留下一条雪线和些许的雪团子。
李龙他们在门口使劲的跺了跺脚,把鞋上的雪清理了一下,李龙看到门里面有个扫把,便把扫把拿出来,几个人轮换着把裤腿上的雪也清了,然后才走了进去。
虽然几个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但对于书店这种地方还是有些敬畏的,这是能产生知识的地方,而对于知识,在华夏,越是底层的人,大多都会敬畏。
或者说,尊重。
书店里面挺暖和的,炉子里燃着熊熊的火,两个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着书,一名工作人员在柜台后面坐着,还有两个人在看书。
二层是什么李龙不知道,他看到了侧面柜台里摆放着的猎枪和小口径步枪,还有气枪。
有双管也有单管。
男人买东西比较简单,找到要买的东西,问价钱,看能不能还价,不能还,想要买的话,付钱,买东西,走人。
就这么简单。
一群男人一下子拥过来,柜台里面的那个中年男人有些意外,听他们说要买枪,便问买哪种枪。
“砂枪。”
“双管砂枪。”
“单管的吧,单管的打的准。”
“就要双管的。”
“自己选自己的,哪那么多话?”谢运东最后一句话定了调子,李建国始终没说话。
其实李龙的意思,自己那个双管砂枪就给大哥用了,但李建国的意思是,家里还有个好打猎的老爹,一杆枪肯定不够,还是买一杆吧。
说实话,枪,对于每个男人来说,诱惑力真的很大。
一开始工作人员还以为他们打算共同买一杆枪,现在也听出来了,这是一个要买一杆啊?
大生意啊!
数了数人头,还好,库房里的枪是够的。
李建国、谢运东和陶大强选了双筒,梁大成和贾卫东选了单管。
柜台里还有子弹,弹壳、底火等物,也就是说,这里不光卖子弹,还卖复装子弹的材料。猎枪子弹对于眼下的这些人来说,本身就是可以复装的,原理都清楚,甚至于不用铁砂用石子也是可以的……前提是你不考虑杀伤力。
当然,每个人还是买了几盒独头弹,要打猎,要好皮子,独头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砂枪打东西,皮子是基本上不能要了,甚至于吃的时候还要一点点把里面的砂子挑出来,铅砂还有毒,所以麻烦的很。
当然步枪最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