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5章 再也不想和别人共挤厕所了(2/4页)  羁中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本来是没有这么赚的,但北庭市的那个幸福收购站老板作死,非要想找关系,把我的收购站搅黄了,没想到把自己坑死了。

他这边收购东西使劲压价,然后我就宣传了一下我那边的收购站,结果大家都跑到了,跑到我那去了,今年我就赚到了。”

李龙的解释也是真真假假,毕竟其实要论起来,最开始的导火索是他在幸福收购站的门口把一整车的贝母给忽悠走了。

从那时候开始幸福收购站的滑坡就出现了。

“唉,其实当时县市区的收购站撤消的时候,我有过想法辞职自己开的,但这个铁饭碗舍不得呀。”陈红军叹了口气。李龙能一把给自己一千块钱的介绍费,说明他今年至少赚了好几万。

好几万呀,顶自己十来年的工资吧?

也就是说这个收购站稳定的干个三五年,就把自己一辈子的工资给挣回来了。

当然不是这么比的,铁饭碗的隐形福利比较高,比如说分房,虽然单位分的房子比较小,但那也是房子呀。

近乎免费住的地方,还挑啥呢?也就是陈红军家这样的人口多点的要麻烦一些,不然普通三口之家还是够住的。

而且再往后到开始开发商品房的时候,这些单位分给个人的房子,最后会是大部分上到个人的户口上,作为个人的房产,相当于送给了单位职工。

而这些老旧小区通常都会改造,拆迁会有补偿。

除了分房,各单位还有其他福利,年节工会发福利,单身汉会给介绍对象,会协调孩子上学问题,等等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其实已经包产到户,有些人挣的钱已经比城市的工人多了,但在九十年代初开放的农转非户口“出售”问题上,大量的农村人,还是钱去买了这张城市户口。

其实那个时候城市户口已经没有什么明面上的福利,商品粮已经取消,落户也不安排工作,没有工作,没有单位,不可能分房,啥都需要自己努力。

但就这样,还有好多人挥舞着钞票去买那个户口。

只能说铁饭碗的诱惑力太大,许多人并没有看清形势,到三四十年后再后悔想要迁回农村。

“那这个钱我就不客气了。”陈红军过去把钱拿了起来,“我这也是沾了你的光了,说实话,我还真看了一个院子,只是一直犹豫着没有买。”

“那这不刚好吗,我也算雪中送炭了。”李龙笑着说,“我那地方你也知道,供销社的电话你也清楚。我的李股长现在已经变成了李主任,有啥事情你打电话找我呀,自己蒙着干哈,我要不过来还真不清楚了。”

“那不是不想麻烦你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陈红军心头的压力没了,笑着说,“这年头谁家没有困难呢?好歹我们家还有现住的房子。我们单位还有人排着队没分到房子呢,没分到房子,有的人就结不了婚,现在还等着呢。”

也是,这个年头自己买房子的极少。除了有的继承家里原有的房子外,大部分都是住着单位的房子。这一批正在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有几个兄弟姐妹,家里的房子住着肯定挤,毕竟最初盖房子的时候都是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那时候很少有盖大房子的。

也就是四小队的农村地块大,规矩少,所以起步就是一亩多的院子。

“行了,我也不耽误你上班了。”说完话李龙站了起来,“有事打电话,实在找不到,直接坐车到我那边去也行。我反正开着车,有空过来了,我就来找你聊聊。”

李龙知道陈红军的为人,这人硬扛着困难都没向自己求助,人品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能不知道自己赚钱?就是在李龙没有开收购站的时候,每年卖到陈红军那里的贝母,也不少钱了。

陈红军要真的张口的话,自己能不借吗?

他帮了自己那么大的忙,别说借了,真问自己要一些钱,自己肯定也会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