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正的建村的先行者,所以对于队里有多少土地丶能开垦出多少土地心里很清楚,也非常明白,以后机械化种地是大趋势,不然就凭队里这三百多号人,要纯用手去种几千亩地,那不得累死?
看不透这一点的就是老古董,以后慢慢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跟在后面捡别人剩下的吃,反正想挣大钱肯定是挣不到,毕竟没那个敏感性。
第二天下午,李龙去给杨苹苹娘家割麦子的时候,乡里的宣传干事姜至瑜骑着自行车追到了地里。她是先去的四小队,找到李家,得知李龙去了三小队杨家割麦子,便又赶到了杨家,然后由杨苹苹的妈带着到了地里。
杨苹苹的父亲杨勇和大哥杨新平在地里准备捆麦子,这边李龙已经割了七八亩,拖拉机不停的在地里来回收割着。
附近三小队其他人家在麦地里手工割麦的时候,偶尔会直起腰看个新奇。
毕竟这玩意儿真就是个新鲜事物,从来没见过。更先进的联合收割机康麦英他们见过,但基本上没怎麽用过,这收割机比那个小,感觉更亲民一些。
姜至瑜是主动向乡里申请过来采访的。上次李龙的民族团结的事迹见报后,她后悔极了。明明是自己乡里的人,怎麽就没能把握住这一点,进入深入挖掘呢?
毕竟先前她采写李龙进行特种养殖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李龙已经提了一嘴和山里的牧民兄弟的关系。
只是当时姜至瑜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民族团结教育月去年是头一年开展,她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这件事情就给忽略过去了,直到李龙见报,受县和自治区表彰,姜至瑜才感觉有些后悔。
所以这边麦收一开始,她得知李龙搞了个收割机割麦子,便立刻给乡里申请了一下,下来采访了。
杨家的五十亩麦地并不在一块,一边三十五亩一片,一边是十五亩一边。三小队的地没有四小队那麽多,但在整个乡里来算也不少,现在有一千多亩,后面还有不少可以继续开垦。
李龙现在割的是十五亩这块地,姜至瑜过来等了不到半个小时,李龙就把这块地收割完,然后准备转场。
姜至瑜就把他拦了下来。
和姜至瑜有一面之交,李龙也不好不给乡宣传干事的面子,正好也给拖拉机加水加油休息一下,便先停了下来。
在这个时候,附近麦田里就有人过来打问收割机的收割价钱。
「两块钱一亩,给钱也行,麦子下来用麦子顶也行。」李龙现在知道变通了,「要麽一亩地两块钱,要麽给十五公斤麦子,任选。」
「不贵。」姜至瑜点点头,在小本本上记了一下。
「能便宜点不?」那人看了姜至瑜一眼,然后看向李龙,「我和你们村队长许成军是战友,一批兵过去的,看面子给个便宜价。」
「不好意思,已经很便宜了。」李龙摆手,「这杨叔女婿是我铁哥们,我都没给便宜,所有人一个价,不讲。」
那个人想想说道:「那行,我这里有三十亩地,啥时候能割?」
「后天。」李龙掏出个小本说道,「现在我们村的人也在排队,你看看如果能接受后天割呢,那我就记下,如果不能的话,那你自己割也行。」
「后天……」那个人看了看自己家的地,才割了个地头,咬咬牙说道:「行,后天就后天,后天肯定能来吧?」
「能。」李龙笑着登记起来,「老哥,叫啥名?你自己写还是我给你写?地就是这里这块是吧?既然要割,那得说一下,提前把地里的梗子给平了,不然拖拉机过不去,到时压着了麦子,浪费的是你们的。」
「行,我知道了。我叫柴进宝。」那个人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下来,然后过去招呼人平梗子了。他家这块地不少,就两个劳力,人工割的话后天也割不完,还不如等着。
等这人离开后,姜至瑜才继续采访。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