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那你们关系还真好。」张新华赞叹着,「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你也是付出了许多是吧?」
「其实我觉得收获的也很多。有些人对他们有误解,他们是一群真诚的汉子,交流的多了就知道,他们说话办事不会拐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很直接,很乾脆。」
「是这样的。」张新华有点感慨,有点怀念,她下乡的时候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人。
「我听叶拉娅说,你已经过来三次了,你是受哈里木他们的委托吗?」张新华继续问道。
「也是,也不是。」李龙把井台快砌好了,叶拉娅在边上扶着压井头,郑明月拍着照片,马晓燕凑过来听着,其实她也想在镜头里露个脸。
「当时哈里木和玉山江都问我,要不要把孩子放山下上学,我的建议是放下来。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去年去夏牧场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带过收音机,他们从中了解到了不少国家的政策丶大事,从自治区的哈语台里听到了不少关于他们哈萨克民族的故事丶传说以及现在的好政策,所以才会有让孩子下山学习的想法。当然,他们也有顾虑,毕竟老人孩子下了山,生活上肯定是会有些困难,当时我就说,他们放心去山里,这边有我。他们把我当好兄弟,我怎麽可能让兄弟的家人受苦呢?再说了,我有拖拉机,过来也方便,找人干活也方便,做这些事情,都是举手之劳的。」
「但你的这个举手之劳,在许多人眼里,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张新华说着,「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承诺做到,别说对其他民族的同志了,就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也不一定能做到。」
「那是人的问题,不是民族的问题。」李龙笑了笑,抹上了最后一瓦刀水泥,笑着说道:
「我们几十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的份子。我们大家是平等的,互相交朋友丶称兄弟也是应该的。现在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就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好,才能现实四个现代化。我不会讲什麽大话,但既然我答应了哈里木玉山江他们,那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到,不然的话,我没脸见他们的。」
「你刚才说什麽?各民族要像……」
「像石榴籽嘛,」李龙暗自惭愧一下,各位大大对不住,借你们的伟大的话用一下,说顺嘴了啊,「那石榴籽在石榴里面不就是紧紧抱在一起的嘛,外面红红的,里面也是红红的。外面一整个,就是我们的自治区嘛,里面各籽就是我们的各民族嘛。为什麽要分你什麽民族我什麽民族呢?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听说汉朝的时候汉族人就在这里屯田,各民族生活在一起,西域三十六国,再后来一拨拨的来了,走了,留下了,一直到现在。大家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不分彼此的嘛。」
「说的太好了啊!」张新华忍不住鼓掌,赞叹着,「李龙,你说的太好了!你是什麽学历?哪里毕业的?」
「我?初中都没毕业啊。」李龙笑着说道,「没啥学历,我就是有感而发。以前我也不懂说这些,也是和哈里木丶玉山江这些人交流过后,才慢慢懂得的。叶拉娅!」
「哎!」叶拉娅急忙应了一声。
「你给老太太说一下,这个压井暂时先不要用。明天,至少要等到明天这个水泥干了之后才能用,而且最好隔一两个小时泼点水,要从里到外全乾了。这样到时哪怕到冬天都不会出问题,不然的话,井台子坏掉了就不好修了。」
「好好。」叶拉娅急忙给老太太说了,老太太点点头,也说了话。
「她说了,家里有水,她会看着明天再用。」
「好了,我得去玉山江家了。」李龙站起身子,拿着瓦刀说道,「张记者,咱们是不是挪个地方?我还想着今天把活干完呢。」
「好好,没问题。」张新华自然没问题了。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