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2章(3/4页)  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金刚智人是前不久,小妖女高舒窈“游历天下”时引见给杨沅的。

这处印书坊紧挨着剑州学宫,是由剑州缙绅捐建的一处印书坊。

金刚智人拿着那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香味儿的吐蕃文密宗经书,激动的脸庞通红。

通译事务,是由剑州学宫里精通梵文和吐蕃文的学者们负责的。

吐蕃那里密宗的影响力极大,但密宗师们传经布道的方式却多是口口相传。

为了让普通的牧人能够记得住、能够轻易理解,他们还会把经义融进故事,像游吟诗人一样通过故事进行传播。

但,吐蕃可也不尽是不识字的牧人,他们要争取的最重要的信徒,仍旧是读书识字的头人、商贾和权贵。

对他们,就得有点不一样的手段。

吟游诗对这一层次的人来说,就有些逊色了。

现在有了这样的经卷,对于他们传经布道,有着莫大的好处。

而且,杨抚帅是无偿向他提供这些印刷精美的经书的。

这让金刚智人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觉就偏向了杨沅一边。

西夏想向吐蕃部落购马,却遭到了抵制和拖延。

吴家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金刚智人等密宗法师,同样起了巨大作用。

他们对信徒们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信徒们亲近的方向。

“非常感谢杨抚帅,您能提供如此精美的经书,贫僧已经感激不尽,这印书钱可不能不给。”

金刚智人爽朗地一笑:“抚帅但请放心,我们寺院,付得起经卷钱。”

金刚智也不想占这点小便宜,他在想,如果能给予杨抚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杨沅会不会帮助他扩大在潼川路传经布道的力度。

杨沅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像个渣男似的吊着金刚智。

印书坊的坊主是小青棠,小青棠正趁金刚智人爱不释手地垂眸翻着经卷,用那红嘟嘟的嘴唇向杨沅做着口形。

“达达,今晚人家和阿蛮陪你呀。”

这个时候,经略安使抚衙门的王大少急急找来了。

因为,朝廷诏书到了。

杨沅接到诏命的时候,利州西路御前诸军都统制吴璘也接到了圣旨。

在十二少“意外”葬身火海之后,吴璘心情郁郁,身子骨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

近几个月来,他大部分时间都缠绵病榻。

不过,在此期间,朝廷也做了两件事。

一是因吴璘劳苦功高,加授吴帅“开府仪同三司”使相官衔。

两个月前,又把吴璘第五子吴挺调去临安,担任左卫将军,主管侍卫下军司事务。

吴璘有十二子,五公子是最有出息的。

文韬武略远胜一众兄弟,是吴璘最看重的继承人人选,一直在大力栽培。

被调去临安担任禁军统领之前,他已是利西御前诸军中举足轻重的大将,在吴璘生病期间,已经代替父亲,操持大半军务了。

皇帝把他调去临安,这当然是对吴家的信任和看重。

此番诏命下来,命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利州西路御前驻扎诸军都统制吴璘为讨夏大元帅,主持对夏作战,由成都府路乔贞调遣军队辅战并提供粮草补给。

吴璘接旨,不敢怠慢,军备已经做了足足一年,本就可以随时发动。

所以大军立即开拔,先赴祐川,直逼临洮。

吴璘病体未愈,受不得车驾颠簸,由士兵抬着腰舆,了战场。

与此同时,杨沅以潼川路经略安抚使、利州中路御前驻扎诸军都统制的身份,将治所前移至南郑城。

他调集大军,既为吴帅之预备队,同时也秣马厉兵,陈重兵于宋金两国边境,做好了金国插手对西夏之战的准备。

一旦金国插手参战,他就要由预备队立即转化作一线作战部队,发动对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