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山贼路匪的活动。
以此为鉴,以配合官兵清剿为由,杨沅开始在潼川十六州推行“忠义社”。
“忠义社”由地方自筹自建,由地方官员和地方士绅公推“忠义社”的社长、副社长等职务。
这个“忠义社”,就是杨沅打算成立的地方团练武装。
朝廷是有团练使这个职务的,但那是正式的朝廷官职,需要由皇帝任命,俸禄由朝廷发放,杨沅不能私设官职、也不能私发俸禄。
但大宋朝廷的团练一职,和节度使一样早就是一个虚衔,只是专门用来寄禄的,也就是用来确定俸禄等级的。
所以,朝廷的那些所谓团练使,是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就是个用来定工资的行政级别。
朝廷在之前的裁汰冗滥过程中,已经把这种毫无意义的寄禄虚职取消了。
杨沅在潼川所推行的这种地方自卫武装,朝廷不需要给他们发放俸禄军饷,他们还得自掏腰包购置训练器材、兵器弓弩什么的。
但是这能提高地方豪强的威信,他们在地方官府中的话语权也能增强,同时确实能够打击山贼流匪的生存空间,让地方豪强士绅更有安全感。
因此,地方豪强是乐于这个钱的。
毕竟一个地方也不只一个豪强,原本大家平起平坐,现在要成立地方自卫武装,全落在你家怎么成?
你做正社,那我怎么也得抢个副社干干。
而这种争抢,也就使得他们内部再度达成一种相互的牵扯与制衡。
这些忠义社受到了当地豪强的大力支持,自然是甫一成立便卓见成效。
杨沅安置过去的老兵,也受到了这些地方豪强的热烈欢迎。
杨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些伤残老兵去控制地方豪强武装,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让那些地方豪强们拥戴他,那就够了。
这些伤残老兵是以教官身份去的,他们只负责教授训练,其他一概不管。
那些地方豪强自然乐得钱请上这么一个有本事的来,提高自己这支地方团练武装的实力。
这种以地方性结社性质存在的组织,杨沅作为一路大员就可以自己作主,不需要请示朝廷,这就给了杨沅极大的自主空间。
杨沅目前没有把他正在研发改进火药武器的事情告诉朝廷。
一个原因是,现在还没有彻底研究成功。
如果报到朝廷,军器监等仍然处于机构迭架的诸多相关衙门,就会跳出来横加干预,一旦陷入不必要的推诿扯皮之中,就会误了正事。
另一个原因是,他此来川峡的目的,是为了震慑西军。
朝廷要清理整顿西军内部的种种不法行为,在肃清整顿之后,再以西军为主力,趁金国无力他顾之机讨伐西夏。
可是不管是想对西军进行大规模的肃清和整顿,还是要出兵讨伐西夏,都需要一支镇得住它的军队。
不然,尾大不掉的西军一旦毫无顾忌,谁知道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这个时候,杨沅自然不愿提前暴露自己的大杀器。
因为现在报告朝廷,西军三巨头必然知道。
接着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把配方弄到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杨沅在潼川路的一系列举措,他的几个邻居都在关注着。
直到目前为止,杨沅的所有举措中规中矩,并没有触及到谁的敏感神经。
朝廷接下来,将要趁金国无力南顾的机会,腾出手来先解决西北问题,这一战略已经向西军三帅臣通气了。
因此,杨沅积极筹措粮草、发展军工、训练民壮,是完全合理的举动。
只有杨沅对潼川第一将进行大裁汰,并且重新招纳军士进行训练的消息,让他们稍生警觉。
但那也不过是潼川一军之调整,杨沅应该是想有一支给力的护卫他的力量,倒也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