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9章 凯旋(2/3页)  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杨沅回到自己帐中,取出几位娘子军写下的账本,又听她们交代了一番,便返回中军大帐与张舒宁做交接。

张舒宁能做到兵部侍郎,自然不是一个庸人,看了杨沅的帐本,再听他介绍一番,再看他时,眼神儿便有些不同了。

想不到,这杨沅打理后勤补给的本事,比得上一个干了一辈子粮曹的老吏!

原就想着,他年纪轻轻,如何能这般精于军事,竟能指挥得了十万大军的战役,创下如此赫赫战果。

这个状元,果然是个全才。

可惜,这等人才,却不是我道中人。

张舒宁目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怜悯。

用不了多久,杨沅的人头,也该挂到高杆上去了。

可惜,可怜,可叹!

……

次日一早,杨沅率领部分禁军返回临安。

李显忠率领禁军和屯驻军众将领,将他一直送出十里开外,然后下马再拜,目送杨沅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方才折返。

张侍郎冷眼旁观,对于杨如此得淮东将士的崇敬,心中难免嫉恨。

而此时,邵宏渊已经快快乐乐地一路杀着金兵的散兵游勇,割着人头,返回淮西去了。

一到淮西,邵宏渊便立即写了战报。

他杀的人当然没有淮东战场上死亡的金兵之多,可他捡漏捡了好几个“大脑袋”。

混战中由于有亲兵的保护,将领的战死率是最低的。

可是很多金军将领实在没有想到,他们会在回到金国之后,又碰上一支宋军。

除了金国的兵部尚书、此次金国对两淮战役的主帅耶律元宜,邵宏渊还捡了好几个猛安、谋克的人头。

邵宏渊也不是不知道投桃报李的人物,战报之上,对于杨沅极尽赞誉之辞。

看他那说法,那就是杨监军神机妙算、料敌如神,早就判断到了金军的大败,因此命他佯袭徐州,实则阻击北返的金国溃军。

邵宏渊把杨沅夸成了孙子吴子诸葛子的复合体,他自己听了都觉得肉麻。

所以,邵宏渊都没好意思再读一遍找找错字啥的,就叫人急递临安了。

此战,临安从三衙禁军中抽调了五万余人分赴两淮。

淮东战场有三万多人,淮西战场一万多人。

灵壁一战,禁军承受的打击最大,足足过半的战损。

如今轻伤者暂留于前线,重伤者暂时不宜移动,随同杨沅回返临安的都是伤势不轻不重,可以返回临安养伤的士卒。

所以,杨沅行军的速度并不快,他要照顾到这些伤兵的身体。

血战当夜的亢奋,战胜之后的振奋之后,行军路上,便只有对死去袍泽的缅怀,对自己残疾的担心了。

士气渐渐不振,倒给人一种打了败仗的感觉。

杨沅没有坐在车中,他骑马伴大军而行,众人的气色变化,他自然看在眼中。

“兄弟们,我教大家一首歌儿,你们先学会了,再教给众将士,走的闷了烦了,大家就一块儿唱首歌!”

沿太湖而行,当地官府、士绅杀猪宰羊前来犒军的时候,杨沅把军官们集中到了他的大帐前。

自拥队、押队、旗头往上,所有的基层军官和中级军官,俱都在此。

大锅中大块的肉在翻滚,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一坛坛好酒也被犒军的官绅搬上了上来。

杨沅端着一碗酒,对所有军官发了话。

杨沅领着八千余禁军伤兵抵达湖州的时候,消息便已报到了临安。

“传本监国的令谕,我大军凯旋之日,京中五品以上官,皇亲国戚、勋贵功臣,耆老名士,至武林门迎候!”

监国的一道命令,临安府乔贞先忙碌起来,毕竟要有诸般的准备。

十月初二,大军回城。

武林门外,文武百官,权贵豪绅济济一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