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 莽就完了(3/6页)  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有特别明晰的划分界限,双方接壤地区的对金战斗,是存在着竞争关系的。

东路军主要是禁军,兵强马壮,而且金军想在东路诱敌深入,实施包围,此前的战斗也有意放水。

这种情况下,在前期战斗中,淮东宋军的表现殊为优异。

他们势如破竹,也就不可避免地在与西路军接壤范围内,抢了西路军不少功劳。

比如在淮东淮西接壤地区的某座县城,西路军与金兵厮杀正酣,东路军杀过来了,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战团。

西路军付出重大牺牲后,马上就要“夺城”,却被东路军“先登”了。

这把西路军的这支人马简直要活活气死,差点儿和东路军发生火并。

在这种恶劣的竞争关系下,东路军倒了霉,西路军许多将领都乐得看笑话,让他们驰援淮东,他们又怎肯甘心。

手下将领的态度如此消极,邵宏渊不禁打了退堂鼓。

他可以强令出兵,但怎么行军怎么打,却取决于带兵的将领。

如果这个将领对东路军抱着这样的情绪,很容易出问题。

再者,以淮西和淮东的距离,等他的援兵赶到,恐怕东线战事已经结束了吧?

那不是徒劳远征么?

邵宏渊思量再三,最终决定,各路兵马谨慎向东转移,咬住正向淮东战场转移的金军。

咬住他们,把他们拖在淮西战场,也就是变相地替淮东解围了。

不料,邵宏渊对淮西战场的战略调整刚刚下达两天,杨沅的信使就到了。

看罢杨沅的军书,邵宏渊不禁愕然。

李显忠无权对他下达作战命令,可杨沅可以啊。

作为两淮监军使,杨沅动用了“符节”。

邵宏渊能敷衍李显忠,却不能敷衍杨沅。

尤其叫人牙疼的是,杨沅以身涉险,亲自杀进了灵壁。

如果他这边没有明显的支援行动,一旦杨沅战死沙场,战后复盘,必然追究他的责任。

邵宏渊一番权衡之后,便击鼓聚将,升帐调兵。

三衙禁军派驻到淮西的几路兵马,立即从金军转移淮东时布设的防御阵线的薄弱处穿插过去,驰援灵壁。

淮西屯驻大军则步步为营,在留下部分兵马守城之后,与阻击的金兵且战且进,不断向辽东战场施压,以牵制东线的金军。

而他自己,则率领从建康都统司抽调的那两万兵马,乘船沿淮河一路向东,接着登岸北上,去攻打金国控制下的彭城、徐州一线。

这是杨沅对他提出的战术要求,由艾曼纽贝儿拟定的。

对于这个命令,邵宏渊倒是欣然接受的。

迄今为止,战火只在我大宋江山上燃烧着,凭什么?

徐州如今是金国治下,趁着徐州空虚,如果我能打下徐州……

哪怕只能占领一天,于我宋国而言,也有着重大意义。

有鉴于此,邵宏渊毫不迟疑地采取了行动。

……

杨沅本意是想和李显忠汇合,然后固守山上待援,贯彻李显忠的“中心开花”战术。

但是当他这路大军赶到灵壁,就遭遇了金军。

双方且战且走,从西南群山方向,渐渐转移到了东南方向的沱河北岸。

柳墨霖眼见无法入山与李显忠汇合,便决定依托沱河扎营,背水一战。

柳墨霖在河边扎营,构筑了简单的阵地战的防御措施。

杨沅这个临军被安排在大营的最内侧,营帐就扎在沱河边。

远处有厮杀声传来,此间却仍显得一片宁静。

肥玉叶蹲在沱河边,掬水洗了把脸,看着滚滚而去的沱河水,一时若有所思。

杨沅费了好一番唇舌,才说服柳墨霖同意他的冒险计划,刚从中军大帐回来。

见肥玉叶望着河水出神,杨沅便走过来。

“玉叶,在想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