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7章 无名小卒(2/3页)  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好的同事,也跟着他们一起“跳槽”了。

王大少大大咧咧地道:“哦,这位……我们也不认识,他说他是来找伱的。”

那人站在旁边,神情有些局促。

这时见杨沅问到他,才上前一步,叉手行礼,诚惶诚恐地道:“小人隗顺,乃是大理狱中一介小卒。”

杨沅疑惑地道:“大理寺的狱卒?你寻本官有什么事吗?”

隗守志有些激动地道:“小人正有一桩要事禀报杨通判。十三年前,岳帅蒙冤遇害。小人感于岳帅忠义,不忍他遗骸零落,所以让小儿在墙外接应,偷出了岳帅的遗骸,觅地掩埋了。”

朝廷为岳飞平反后,便恢复了他的一切官职与荣耀。

至于他的谥号和一系列的身后事,也在商榷之中。

不过这些事现在不急,一方面要等岳帅被流放的家眷被接回京来,一方面相关人员的追责处置还没有结果,这些事需要一并有个交代。

但是,当时朝廷就令大理寺查寻岳帅遗骨的下落了。

只是大理寺处理犯人的尸体,怎会好生安置。

这方面连管理记录都没有,处理的一向随意。

再加上这十多年来大理寺人员调整频繁,因此一直没有下落。

想不到今天怎么得到了岳帅遗骸的消息。

杨沅大喜道:“好好好,你随我进来,里边仔细说。”

杨沅向樊江等人示意了一下,领着隗守志急行几步,忽又站住,向他问道:“你叫……隗顺?”

“正是!”

杨沅郑重地点了点头。

前世杨沅便隐约记得,岳帅的遗体是被一个感念岳帅忠义的狱卒藏起来的。

待岳飞将军沉冤昭雪时,那个狱卒已经过世,是他的儿子向朝廷报告了岳将军遗骸的下落。

只是,杨沅已经忘了那个狱卒的名字,他又不好展现出未卜先知的能力,把当年的狱卒找来逐一询问。

既然在原本历史上,岳帅平反之后,那狱卒的后人便主动向朝廷说出了岳帅遗骸的下落,他只要等着就行了。

如今隗顺通报了姓名,他才一下子记了起来。

那个义薄云天的狱卒,就叫隗顺。

因为杨沅弄死了赵构,赵瑗提前了七八年登基称帝。

岳飞平反的时间也比本来历史早了许多年。

所以这个隗顺现在还活着,向朝廷告知这件事的,也就变成了他自己。

只是,他本是大理寺狱卒,却跑来临安府向自己告知此事,想必是因为听说了自己在殿试廷对时,大力主张为岳帅平反的事情。

作为大理寺狱卒,哪怕隗顺做的这件事为天下人所称道,对他个人来说,也是不好的。

因为他这是做了一件“背叛”大理寺的事。

此后他在大理寺的处境一定会很微妙。

这与大理寺现任官员们的立场无关,哪怕他们也是崇敬岳飞将军的,对本衙一个“阳奉阴违”的小卒,怕也只会心存忌惮。

可隗顺还是做了他认为他该做的事。

十三年前,他冒险盗走岳帅的遗体,使得岳帅遗体免遭曝尸荒野之险。

十三年后的今天,他又冒着被同僚和上司排斥孤立的风险,勇敢地公开了此事。

可是本来听过他事迹的自己,甚至忘记了他的名字。

隗顺,也是一个英雄。

他不该被遗忘,更不该因为做了一件对的事,被人提防、排挤和针对。

杨沅严肃地点了点头,道:“隗顺,本官记住了。本官想把你调来临安府做事,你可愿意?”

狱卒是贱役,社会地位极低。

府衙里的小吏差役虽然也是贱役,但是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

况且隗顺自己也清楚,他当年擅自做下的这件事,会让他成为同僚和上司眼中的异类,纵然别人不会特意针对他,但是排挤、提防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