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代号‘宋词’(2/3页)  月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于吉光、陈力行等人跟在沐押班身后,见此一幕,也是一脸茫然。

刘商秋押着李德福从他们身边经过,忽然站住脚步,一本正经地问道:“你们国信所也是来拿贼的?”

曹敏马上道:“不错!沐押班率众来此,也正是为了此事!”

李德福一听沐丝也是来抓他的,顿时面如土色,彻底绝望了。

曹敏转向沐丝,笑眯眯地道:“沐押班,你放心。就依伱我方才城头所议,今后精诚合作,有福同享!今日擒下李德福等大逆之贼,自然也少不了你一份功劳!”

沐押班本能地觉得不对,他下意识地退了一步,一脚踩在了于吉光的脚面上。

他那官靴后脚跟儿极硬,这一踩,痛得于孔目一把捂住了嘴巴。

可他虽然吃痛,却不敢叫出声儿来。

沐丝觉得曹敏和刘商秋好像给他挖了一个坑,可他偏偏又不太舍得爬出来。

万一,真能立功呢?

……

垂供殿内,玉叶姑娘已经成功地打开了牛皮密札,将里边的秘信,使一根钝头钩针,小心翼翼地钩取了出来。

然后,她没有动,肥天禄也迅速背转身去,走到门边,贴着门缝向外边窥探动静。

普安郡王赵瑗急急取过密信,借着明亮的灯光展开看了起来。

只看信件抬头名讳,赵瑗脸色便是一变:“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母亲大人金安。光阴似箭,岁月易逝,自母亲大人归返宋国……”

赵瑗匆匆把信看了一遍,确认真的只是一封儿子思念母亲,辗转托人送至宫中,表达思母之情的家信,里边并没有涉及两国军政或其他事件的内容。

他马上把信匆匆按原样叠好,递给肥玉叶:“快,按原样封好。”

肥玉叶点点头,开始把信原样塞回牛皮信囊,然后开始封合被她切开的小小开口。

赵瑗站在“茶桌”前,脸色阴晴不定。

原来,韦太后流落北国之时,真的曾被金国大王完颜宗贤纳入后宫,甚至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赵瑗是宋太祖一脉,是当今大宋皇帝的养子,与韦太后算不得一脉下来的祖孙。

尽管如此,他也深感屈辱。

他倒没有因此迁恨于韦太后。

他天天入宫请安,对韦太后也是很了解的。

一个贫民之女,少时为人奴婢,为人谦和,善良温和。

偶得天子临幸,虽然生下皇子,尚且不得宠爱。

流落北国时身不由己,哪里容得她做出选择?

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如钦宗皇后朱琏一般宁死不屈,投水自尽的。

国也好,家也罢,败亡之时,大多是男儿战死,女子任人摆布,自古如此。

可是,男儿怯战畏死,而使女眷受辱,作为一个男人,赵瑗深以为耻。

况且,那怯战畏死者,最终仍然是不得好死,那就更是莫大的讽刺了!

好男儿,何如死战,杀它一个轰轰烈烈!

赵瑗握紧了双拳!

虽然自幼作为储君培养,他的养气功夫远胜于同龄的他人,但毕竟还是一个年轻人,这一刻,他已双目赤红。

官家对于立储,一直态度暧昧,赵瑗并不确定他一定会成为大宋未来的皇帝。

但,我家与你家有争,我心向我家。我地与你地有争,我心向我地。我国与你国有争,我心向我国。

这种愤怒与憎恨,来自于一个宋国男子最朴素的尊严与爱憎。

这个仇,他一定要报!

这份辱,他一定要雪!

信,在玉叶姑娘的妙手之下,迅速还原了,在灯烛下透光细查,也再看不出一点痕迹。

牛皮割裂处,此时凭肉眼已经看不出一点曾经被割开的痕迹。

肥天禄接过去,依旧把牛皮密札按照欧阳伦塞入口中时的模样还原。

赵瑗深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