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6章 赵桓发兵,准备灭大理!(3/4页)  东一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权谋私,对他施政也非常的支持。

这样的老人在政事堂,那就是一块宝。

杨时挺直了略微佝偻的背脊,正色道:“官家,治理大理国的问题,在老臣看来,是非我莫属的事情。”

赵桓问道:“为什么?”

杨时回答道:“老臣师承二程先生,两位先生谆谆教诲,让老臣要光大理学。”

“这些年老臣在政事堂,大多数的精力,都用在了朝廷上,对于先生传承的学问,却没有好好的传道。”

“如今大理国蛮夷不开化,恰好要传道于大理国。”

“臣去了大理国,会广兴教育,让号召城门弟子前往传授学问,兴建书院,使得地方能认可大宋,成为大宋的一份子。”

“所谓的治理,根本上就在于用儒家的学说改造他们,让他们成为华夏的分子,这就是根本上的治理。”

“这样的事情,唯独老臣才能办到。”

洋洋洒洒一番话后,杨时再一次道:“老臣这把年纪了,一直在政事堂也无济于事。与其如此,不如把余生的精力,都用在大理国的治理上。如此,老臣上对得起官家,中对得起恩师,下对得起良心,于愿足矣!”

“恳请官家,准许!”

杨时双手合拢,拱手向赵桓行了一礼。

李纲忍不住叹息一声。

他听出了杨时话语中的决绝,明显是准备死在大理国的,因为要把余生的精力都用在大理国的治理上。

赵桓一时间也沉默了。

杨时这样的大儒,朕不应该如此操劳,只是杨时的殷切恳求让赵桓也难以拒绝。

杨时见赵桓还是担心,笑道:“官家,老臣七十有六了,活了这把年纪已经足够了。老臣不怕死,只觉得多活一天就赚到了。能够以有生之年,做点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老臣就不枉此生了,请官家恩准。”

赵桓深吸口气,点头道:“杨公要去大理国,朕也准了。”

杨时欢喜道:“陛下隆恩。”

赵桓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了宗泽的身上,开口道:“宗公,出兵的事情由岳飞负责。枢密院方面,筹措好粮草、器械等,做好调度安排。”

“遵命!”

宗泽也是回答。

赵桓把各项事情定下,才让一众人退下。

只是他望着杨时离去的背影,心中却也思考着,目前杨时以政事堂次辅的身份去大理国,这个身份显然不够。

还得再给点支持才行。

赵桓心中思考着,转念有了想法,吩咐道:“黄经,你安排人盯着,一旦杨时离家赴任就来禀报,朕要亲自送一送。”

“遵旨!”

黄经连忙应下,心中也是感慨。

杨时真是入了官家的眼界,因为还从未有过臣子外出赴任,皇帝亲自送行的。

顶多是官员打了胜仗,皇帝亲自迎接。

赵桓安排了杨时的事情,想着岳飞要去大理国参战,吩咐道:“来人,通知岳飞入宫觐见。”

太监去万岁军传达旨意,没过多久,岳飞就急匆匆回来了。

岳飞站定后,抱拳道:“臣岳飞,拜见官家。”

赵桓说道:“万岁军回了东京城,一直在休整备战。时至今日,准备得怎么样了?”

岳飞眼中放光,开口道:“回禀官家,万岁军的将士随时能战。只要官家一声令下,万岁军就可以出战。”

“好!”

赵桓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今,的确有一桩事情,要交给万岁军来负责。”

岳飞正色道:“请官家示下。”

赵桓没有兜圈子,直接说了赵构在大理国的谋划,以及接下来的安排,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