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唐出兵的良机?”
“陛下,但凡对外战事外交院一定会先行,先有谈判再有战事,但凡对外战事皆要师出有名不是吗?”
李世民叹道:“你总能找到一些寻常人疏忽的地方,可又如何确定夷男可汗真的没死呢?”
张阳语气平淡:“他确实没死,被我的人控制在辽东,陛下不需要有这些忧虑,交给外交院来办便好。”
这让李世民刚喝下的茶水差点喷出来,“在你手里?”
张阳翻过一页书籍,“我记得这卷书是我们外交院编撰的地志来着。”
“什么时候的事!”
“有些年头了,想不起来,上个月辽东送来消息讲了夷男可汗的近况,身体健康冷暖无忧。”
李世民又道:“你还有什么事情是背着朕的?”
张阳接过宫女递来的茶水,“我最近在研究中原的物产,比如说丝绸,矿产,笔墨纸砚,这些刚需的物产都掌握在大族手中。”
“你专研这些做什么?”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我们骊山已经囤积了不少铜钱,我打算借机做空他们。”
“做空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扶着额头。
“以陛下的智商,我很难解释。”
李世民也拿起一卷书看着,“你说过与朕一起分赃,便要坦诚相待。”
张阳琢磨着,“能和陛下说的也都说了。”
李世民沉声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还请陛下理解,我也是为了大唐富强。”
君臣坐在殿外谈着话,长孙皇后在殿内,整理着绸缎,“这些绸缎记得要给来东宫的各家女眷。”
“喏。”
看着这些宫女带着绸缎离开,长孙皇后的目光看向殿外,“也不知道陛下很张阳会不会又吵起来。”
李丽质细心的将小块的红放入一个个木盒子中,“父皇这些天都没有发脾气了。”
李玥也道:“这些天夫君总是上火,孩子晚上闹腾总是休息不好。”
做母亲的都是这么过来,长孙皇后特别李玥现在的感受。
立政殿内特别忙碌,就连李治和高阳,还有一群孩子也帮忙整理着各类礼品。
殿外,陛下和张阳的悠闲的样子和殿内的情况形成相当鲜明的反差。
一碗茶水喝完,张阳不解道:“这是我们外交院编著的地志,陛下看这些做什么?”
“朕也想看看关外的风土人情。”
“是吗?”张阳放下书卷,皱眉看着不远处一座殿宇的屋檐,“还以为陛下也和我一样,会从这些地志中想要寻找一份商机。”
“商机?你的也是从这些典籍中发现的?”
张阳稍稍点头,“陛下让我多看书,多读书,做个好人的同时通过书籍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发现是个意外,能够将织成好用的布,是技术的必然。”
“承乾总在东宫说与你谈话很累,你总能说一些他人不好琢磨的生僻话,现在朕也体会到了。”
张阳咋舌道:“我想向外界散一个消息出去,骊山需要和更多的商户合作来扩大生意买卖。”
“与朕有关系吗?”
张阳点头,“我手中没有这么广的人脉,如果陛下的人手能够帮忙那再好不过,如果不行我可以找河间郡王帮忙,那么做空的利益……”
“慢着。”李世民打断道:“你说的做空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在货物的流通过程中,少不了银钱与货物的交换,但铜钱与银饼的兑换数目不同,我可以先借扩张生意的目的来吸收更多的银饼,再用骊山现有的巨量铜钱去撬动他们的货物,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货物就需要用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