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编撰一本书。”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奏章,“你觉得编撰一本书需要做多少事情?真以为说编撰就能编撰?”
李泰递上两份册子,“这是儿臣近日看书以来的心得,儿臣平时也看过各地山川的典籍,舆地志中有关各地的记载有所缺失,近日儿臣想根据各地的一些书籍零碎记载重新编撰一本,儿臣取名为括地志。”
李世民看着手里这份纲要,“真是你这些日子以来的心得?”
“儿臣虽与张阳有生意往来,平日里读书也没有落下。”
甘露殿中很安静,李泰低着头讲道,其实心中也忐忑,这就是自己和府邸中下人熬夜整理典籍匆匆赶出来的纲要,临时拼凑出来的。
再加上有皇姐提供的册子,父皇应该看不出多少端倪。
“既然如此,就让岑文本帮着你编撰,你也可以调阅朝中的典籍。”
“儿臣告退。”李泰行礼道。
李世民看着手中这份册子中的内容,乍一看还真像这么一回事,而且纲要也特别完整,如果不是看过诸多此类书籍就不会有这么详细的纲要。
倒是显得有些凌乱,分不清主次。
雨水还在淅淅沥沥下着。
家中,李玥手里捧着书,“夫君,你说青雀的要编撰括地志这件事父皇会答应吗?”
历史上李泰就利用了括地志这件事为借口,留在了长安城。
张阳把一些线卷成一个个线团,“考试终点都给他写出来了,应该没太大问题。”
说曹操曹操到,李泰心情愉悦地出现在家门口。
“皇姐,姐夫,父皇答应了。”李泰欣喜地走入院子,“只要没有耽误平时读书,父皇还继续准许我做生意。”
有一个便宜女婿和他儿子一起做生意赚钱,李世民不是一个好人,坏人也是爱钱的。
李泰好奇道:“姐夫,你说这个括地志到底要改成什么样?”
张阳整理着线,“魏王殿下当真不考虑换个名字?我还是觉得中原地理更好。”
李泰拿来小板凳坐到一旁,“父皇还说了让岑文本协助我,朝中的典籍可以随意调阅。”
见李玥瞧了一眼,张阳会意地清了清嗓子,“既然可以调阅朝中典籍,这朝中典籍一定和市面上的书不一样吧。”
“那是自然。”
听他这么一说,张阳来了兴致,“你说朝中会不会有藏书阁?”
“藏书阁?”
“就是一些比较稀少的书,比如说孤本秘典?”
李泰咧嘴一笑,“哪有什么藏书阁,很多都是父皇的藏书而已。”
“如果可以有更多的典籍可以查阅,你皇姐也可以为你的括地志多一些帮助,不如将朝中收藏的一些典籍也带过来。”
李泰点头道:“可以,下次就安排送来。”
王婶端上饺子,“可以用饭了。”
这小舅子倒也不客气,端起一碗饺子就吃了起来。
李玥也端来一碗,“王婶做的饺子越来越好了,尤其是这个肉馅,吃起来和夫君做的一样。”
王婶脸上带着微笑。
一手端着碗,李泰嘴里还美美吃着,不住地点头。
吃完了饺子,这小舅子满足地拍着肚子离开。
杨婶买菜回来带了一卷书信回来。
接过书信,张阳揭开上面的封蜡,打开一看才知道是许敬宗写的。
许敬宗写的都关于高履行的事情,而且还有高履行平时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平时的爱好,以及一些见不得人的破事。
让许敬宗做个情报头子,他还真是越做越称职了,都能开始打探长安城权贵的情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