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二十八 亲王却在尼姑庵(3/13页)  江湖水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墙倒众人推,这种事是做不得的。

看了信之后,尽管此信如谜语一般,费人猜详,不过,究其大意,是一封报平安的信件,没有戾气,显见得不是一封造反作乱的信,可以送。

随喜师太是个功德圆满的高僧,她觉得,既然送信有可能会牵连入罪,这封信,也不能让门徒染指,应该由自己去送才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经过一天的内心挣扎,在第二天上午,随喜师太悄悄去了一趟铁云庵,笑迷迷地将此信交到了铁云师太手中。

接着,这封信自然就转到了怡亲王手中。

信是以怡亲王夫人的名义,写给铁云师太的,信中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写道:

连日暴雨,洪水汤汤,忠仆护主,不幸身亡,家产荡然,一片汪洋,人迁西域,家人无恙,师太俗家,筑在高岗,波涛虽恶,未能遭殃,官府救灾,抓粮度荒,沾沾自喜,居功自大,各处关隘,通畅如常。

书信的意思是:灾祸降临,忠仆管统丁,一心护主,已为亲王捐躯;王府的家产已抄没入库;亲王的妻妾子女均已流放西部边陲;后八句的意思是,亲王勿虑,捕快丝毫未怀疑抓到的怡亲王是替身,因此,如今亲王的处境十分安全,如洪水来临时,建筑在高岗的家宅一般,未能遭殃;并且,捕快已将替身当成了怡亲王,以此居功邀赏,自鸣得意,各处关卡,已撤去盘查,通畅正常。

亏得雷伟,一位赳赳武夫,竟能以亲王夫人的口吻,写出这么一封暗含机关的书信来,可见得他是个粗中有细的利害人物。

怡亲王读后,悲愤交集,怒火中烧。

家产为官府抄没,妻妾子女被流放边陲,真乃奇耻大辱。同时,铁血忠勇管统丁的惨遭不幸,更让他既悲且痛,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啊,像这种忠心耿耿、坚贞不渝的忠仆,如今,上哪儿找去!

他怒火中烧,咬牙切齿,道:“只要本王能逃出京城,就一定要向瓦刺借兵,纠集旧部,带兵杀回京城,夺取皇位,报仇雪恨。”

捧着书信,他心绪烦恶,揣着一份沉甸甸的伤痛,蜇居在卧室中,不见任何人,蒙头大睡,茶饭无心。

翌日醒来,已是傍晚时分,他感到饿了,这才起床,穿戴洗漱,吃了晚饭,天已黑尽。

他记起了一件事,让白脸曹操去一趟方丈室,请铁云师太到书房来一趟。

一会儿,铁云师太来到怡亲王的临时书房,书桌上点着盏红烛。

铁云师太合掌一揖,道:“阿弥陀佛,王爷有何吩咐?”

怡亲王道:“也没啥事,只是想问一下,拙荆的这封书信是谁送来的?”

“紫云庵的随喜师太。”

“是她吗?没搞错吧?”

“是她当面交给贫尼的。”

“哦,看来她精神还挺好的呀。”说是这么说,灯光下,脸色有些变了。

铁云师太颇感纳闷,道:“菩萨保佑,随喜师太一向健旺。”

怡亲王打个哈哈,道:“健旺就好,健旺就好,真难为她啦。哦,本王只是心中挂念,随便问问,也没旁的事。”

铁云师太起立,又是合掌一揖,道:“阿弥陀佛,既如此,贫尼告辞了。若亲王有事,尽管吩咐,贫尼自当效犬马之劳。”

言毕,转身离去。

怡亲王心中一惊,暗忖:这事要糟。

他藏身尼庵前,曾叮嘱雷伟,一般情况下,千万别到铁云庵来,若要传递消息,可将书信转交随喜师太,要求师太务必派可靠门徒,将书信送给铁云庵的铁云师太。

看来,雷伟未将事情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